(资料图片)
14岁就上大学,能否适应大学生活?
最近,“14岁初中生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并一度登顶,还达到“沸”级别,阅读超3亿!!! 1月27日,广西博白县和睦村官子钦老家热闹非凡,14岁的官子钦被清华大学录取!今年春天,他将师从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父老乡亲敲锣打鼓舞狮为其庆贺。 网友表示,觉得自己是来人间“凑数”的…… 还有网友感叹,“这是怎样的数学天才呀!”1
入围数学领军计划有多牛官子钦2008年出生于桂林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博白县和睦村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桂林工作,母亲在旅行社工作。 去年10月,就读于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的官子钦接到通知,获得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数学领军计划”)2023年第一批入围认定,成为全国总数不到50名获得该资格的学生之一,这意味着他春季学期将直接到清华大学接受预科培养。 通过预科考查后,他无需参加中考和高考,直接在清华大学接受本硕博贯通培养,这也开启了广西初中学生上清华的先例。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入围数学领军计划有什么门槛?《招生办法》中规定:考生需要连闯初评、综合测试、专业测试、体质测试、入围认定、确认和预科培养七道关卡。 其中,综合测评环节考查中英文阅读、数学和物理。专业测评环节考查中学数学全部内容、微积分、线性代数、群与群作用的基本概念,以及非固定形式的开放性内容。 尽管对公众而言,“无须高考”四个字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但要想闯过上述七道关卡,门槛不降反升,只有真正的“数学天才”才敢于应战。 “虽然考核严格难度不小,但我们绝不会考偏题、难题、怪题。”丘成桐说,这是数学领军计划选才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我们考查的是那些真的有内容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在宏大的数学学科中向前走的问题。我们不会去找很刁难的题目,因为这没有意义。一句话,我们要考的是你需要晓得的东西,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这样的好东西很多。”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想试试了!如果觉得还能继续挑战这套2022-2023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数学试题,能看懂题目的小伙伴们赶快来挑战一下吧!2
14岁就上大学,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初三学生直接踏入清华大学学习,在令人羡慕之余,也让人担心:14岁就上大学,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设立预科培养的初衷,就是希望引导学生从中学学习模式过渡到更加主动式的大学学习模式。 预科学习期间,学校数理课程的设置均采取小班教学,每门课程均设有三个课堂,允许学生去听不同的课堂,感受同一门课程的不同难度和不同的教师授课风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摸索,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官子钦的初中老师们对他的学习能力评价很高。在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眼中,官子钦是个文文静静的学生,他喜欢阅读英文原版书,喜欢思考,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官子钦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初中已经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大学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以及数理统计等课程。3
为啥高校将录取学生年级,下探至初三?不仅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将录取学生年级下探至初三。2022年,北京大学也推出“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物理卓越计划”),国内主要招收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实施本科-博士研究生衔接的“3+X”培养模式。 其实,录取超常儿童进入高校学习,在我国已有一定历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78年率先创办了少年班。随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都曾开办少年班,不过总体上培养效果不理想,后来陆续停办。 目前,国内高校只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3所高校还在招收少年班。如今,清华、北大再次将招生目光聚焦到高二(含)以下的学生,体现了国家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将有天赋的学生提前选拔出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南宁市第四中学校长廖克杰是一名数学特级教师,他认为这体现了因材施教。 据其介绍,他邻居家的孩子欧晓薇,2017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该女生在中小学时代就多次跳级,中考结束后廖克杰把高中教材送给对方,她便自学完成了高中课程。同时,这名学生兴趣广泛,钢琴过了十级,如今已经到美国读研。 廖克杰表示,换个角度思考,让有天赋的学生提前完成大学课程,能拥有更多科研时间,增加产生优质科研成果的概率。 对于入选“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丘成桐有着怎样的期待呢? 他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未来数学学科的领军人物。 “这就像中国古代名将霍去病率领八百铁骑穿越千里荒漠北破匈奴。这些士兵无疑是当时军队中的精英,但在荒漠中,他们也只能一刻不停地行军,跑慢一点儿就可能会被淘汰。这种行军看似残酷,却最终使他们完成了震古烁今的伟大壮举。 我希望在中国的基础科学领域,也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勇往直前的‘八百铁骑’。这要求入选者不但有能力,更要有毅力,能吃苦,肯坚持。这一过程将会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如果坚持下去,我相信终归会取得理想中的成绩。” 英雄出少年,未来可期! ——END—— 来源:本文综合自 央视新闻、中国科学报、上海新闻广播、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网友评论等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分享职场智慧,解读热点话题。这里是文化行业人才招聘的权威平台,投稿与合作请联系:eastcollege@126.com,欢迎关注微博@文化人才在线,视频号:文化人才在线】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