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1-4)
1.李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心理和品行上的波动也非常注意,在她看来,分数并不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这体现了李老师( )的职业道德。
A.爱岗敬业
(资料图)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理解课标
2.我们经常用“俯首甘为孺子牛”、“春蚕到死丝方尽”等词句来表现教师( )。
A.良好的心理素质
B.伟大的人格特征
C.过硬的教学技能
D.崇高的职业道德
3.下列选项与教书育人的内涵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C.遵纪守法,不违反教育法律法规
D.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4.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的时间是( )。
A.1984年
B.1988年
C.1991年
D.2008年
科目二(5-10)
5.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C.发展智力和提高创新能力
D.锻炼体魄和增强身体素质
6.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说明了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指导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认识的发展性
7.通常教师备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钻研教材,二是设计教法,三是( )。
A.查阅资料
B.书写教案
C.了解学生
D.设计板书
8.小芳看到有人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立刻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是一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在学生的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行为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是一个调皮大王,经常把小动物带到教室里捉弄同学,他不是把毛毛虫放进同学的衣帽里,就是把小蜘蛛放到同学的文具盒里,师生都对他很无奈。新学期班级来了一位王老师,老师了解情况后找到了小明,对他说:“老师听说你对小动物很有研究啊,现在班级准备成立一个小动物保护小组,请你当组长,你愿意吗。”小明听了非常高兴,当场表示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一个月后,在王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领导的动物保护小组开展了动物保护知识宣传讲座等活动,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小明对其他学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改掉了捉弄同学的坏习惯,成为班里的“动物保护专家”。
(1)案例中王老师遵循了哪条德育原则。
(2)王老师的做法对你的教育教学有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析。(案例)
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66期答案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