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唐肃宗李亨打宰相房绾小报告的人叫贺兰进明,时任北海郡太守。
贺兰进明特意从自己的辖区前往李亨皇帝所在地拜见,这次拜见让李亨皇帝非常高兴,这说明贺兰进明很有心,眼中有李亨皇帝这个新科天子。
李亨皇帝高兴之余,便任命贺兰进明为南海郡太守,同时兼任御史大夫。
(相关资料图)
几天后,贺兰进明进宫谢恩,李亨皇帝发现了蹊跷:
明明自己任命贺兰进明为御史大夫,怎么最后居然成了代理御史大夫。
代理二字从何而来?
一定是宰相房绾搞的鬼。
眼见李亨皇帝疑惑,贺兰进明知道机会来了。
贺兰进明对李亨皇帝说:“陛下不必疑惑,这都是因为臣往日与房绾有些私人恩怨,想不到今天他挟私报复。”
这句话并不致命,致命的是下面一席话。
贺兰进明接着说道:“晋朝用王衍做三公,成天清谈浮夸,最终导致国家大乱。现在房绾同样喜欢说大话,追求虚名,所任用的都是一些浮夸之徒,与王衍有得一比。陛下任用他当宰相,恐怕不是社稷之福。况且房绾在蜀郡辅佐太上皇时,建议把陛下和诸王派到各地担任节度使,他特别主张把陛下安置到边塞苦寒之地,与此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党羽安排到各地,掌握大权。房绾的用意很明显,他是想,太上皇任何一个皇子当皇帝,他都富贵无忧。陛下,您看,这哪里是忠臣的做派?”
贺兰进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房绾的恩宠便到头了。
一直以来,李亨皇帝对父皇李隆基的那次权力分割都耿耿于怀,因为按照李隆基皇帝的权力分割,皇太子李亨不是天下之主,而只是较大一块蛋糕的持有者而已。现在经贺兰进明提醒,李亨皇帝意识到,权力分割的主意正是房绾出的,看来这个人是个投机分子,并不可靠。
从此,李亨皇帝对房绾改变了看法,不再对他恩宠有加,而是戴上了不信任的有色眼镜。
房绾很快感觉到了李亨皇帝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失宠了。为了挽回曾经的恩宠,房绾向李亨皇帝提出了一个要求:给我一支队伍,我要收复长安!
说大话说惯了,既不怕闪了舌头,也不怕闪了腰。
可能是李亨皇帝太想收复长安了,他居然同意了房绾的要求。
充满期望的李亨皇帝委任房绾为首都长安征剿司令兼蒲关、潼关警备司令,同时允许房绾自行选择将领。
房绾自行选择了四个人,御史中丞邓景山出任副帅,户部侍郎李揖出任行军司马,给事中刘秩出任参谋,临出发前,又补选兵部尚书王思礼出任副帅。
四人之中,房绾最看重的是李揖和刘秩,军中事务全部委托给这两个人。
要说这两个人确实也是饱读诗书,兵书也看了不少,只是两人都有一个软肋:不仅从没有上过战场,连军队都没待过。
指望这么两个人打胜仗?
一需要勇气,二需要联想,三需要对方低能。
房绾却不这么看,他对李揖和刘秩充满了信心,他逢人就说:“叛军勇士虽多,可他们肯定挡不住我的刘秩!”
大话说完,房绾将全军分为三军,分别是南军、中军、北军。
公元756年十月二十一日,房绾率领唐军的中军、北军在咸阳陈涛斜地区与安禄山集团大将安守忠率领的燕军遭遇。
大战开始前,房绾胸有成竹,因为他有秘密武器:牛车!
房绾从古代兵书中汲取了精华,采用了车战之法,在他的阵中有两千辆牛车,在牛车的周围,夹杂着骑兵和步兵。
房绾清晰记得,古兵书中提到,战争开始后,驱赶牛车进攻,就能冲破敌军的阵脚,给敌军造成混乱。
房绾的记忆并没有错,只是他不知道,那是在理想情况下,一旦对方有了防备,牛车对于本方的作用恐怕就要打折了,有时甚至是副作用。
房绾正准备驱动唐军的牛车参战,燕军阵营中却响起了震天鼓声,巧合的是,唐军逆风,燕军顺风,震天鼓声顺风飘到了牛的耳朵里,所有的牛一下子全惊了,顿时焦躁起来。
这时,早有准备的燕军顺风放起了火,唐军的牛彻底崩溃了。
两千辆牛车没有冲向燕军,反而在唐军横冲直撞起来,燕军趁机吹响进攻号角,房绾统帅唐军的中军、北军无力抵挡,如潮水败退。
战后一盘点,唐军死伤四万多人,生还不过几千人。
两天后,不甘心失败的房绾再次指挥唐军的南军迎战燕军,结果还是惨败。
这次败得更彻底,不仅损兵,而且折将,南军主帅、中军主帅杨希文、刘贵哲一起向燕军投降。
还有比这更惨的失败吗?
房绾战败的消息传回,李亨皇帝气得几乎吐血,唉,这个只会说大话的家伙。
按照李亨皇帝本意,他想狠狠处分房绾,然而经过一个人的劝说后,李亨皇帝便高抬贵手,放过了房绾。
李亨皇帝转头对那个人说:“看来谁都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你了!”
本文杨希文,杨希文,山西,运城)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