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陈忠实先生因舌癌病逝。去世前,他给读者留下一句话:“到《白鹿原》中找我去。”,这部出版后大红大紫,短短三年获得了455万版税的《白鹿原》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当年陈忠实先生的好友路遥和贾平凹都写出了轰动文坛的力作《平凡的世界》和《浮躁》,只有他,还没有一部“像样的作品”。
为了争一口气,陈忠实对妻子说:“我想到乡下去写小说了,如果写不出来,那我就回来养鸡。”妻子看了他半晌,叹了口气说:“行,那我给你送饭,你好好写。”
【资料图】
陈忠实从省作协大院搬到老家祖宅独居,在漏雨的旧屋里啃着馒头,完成了《白鹿原》的创作,耗时整整四年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是一部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
一开始,他的脑海里只有田小娥的形象,但故事怎么写才更丰满呢?这个问题直到他查阅到“贞洁烈女志”时才有了灵感,于是,陈忠实围绕田小娥的四段情事,描述了白鹿原上风云变幻的沧桑历史。
田小娥的一生,经历了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四个男人,她如浮萍一般,从这个男人身边飘到另一个男人身边,最后死于黑娃父亲鹿三的梭镖下,勇于追求真爱的田小娥没想到就连自己死后也没逃脱过封建礼教的束缚。
这部《白鹿原》,与其说是在讲田小娥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在展现现实世界,是日益进步的思想同落后的封建思想作斗争、是勇于争取的田小娥同畏手畏脚不断退缩的白鹿原村民做斗争。
莫言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自己第一次看《白鹿原》,就被这部家族小说所深深震撼。
1992年,《白鹿原》第一次刊发在《当代》杂志第六期上。陈忠实匆匆赶去邮局,却发现书架上竟然一本《当代》也没有。他急忙找店员问原因,对方告诉他:有个叫什么实的作家发了一部长篇,杂志到货3个小时就被读者抢购一空了。此后还入选了“改革开放40年40部最有影响力小说”,足以可见这本长篇小说的魅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书中有不少关于“不雅场面”的描写,为了不被封禁,陈忠实将原稿删除了近50000字才得以出版,此后展现在我们年前的,影视版则是删减版。
现在随着阅读环境的改变,不少人在看过小说后呼吁将原稿印刷出来,因为最原始的书稿,是最能体现陈忠实先生写这部小说的立意所在。
一部《白鹿原》,百年兴衰史,陈忠实先生写的,不仅仅是田小娥的情感故事,更是在那个时代那群人的风土人群、思想面貌的民族史。现在出版社为了纪念陈忠实先生,也为了呼应大家的呼声,特地将先生原稿整理了出来,成就了这部未删减版《白鹿原》,点击下方链接,看看陈忠实先生笔下那个更真实的白鹿原到底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